對愛好歷史、愛好預測的讀者來說,瑞.達利歐提出了一個以經濟活動為基礎的世界歷史運作模型,提出了大國崛起與衰落的徵兆,能夠增進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達利歐在開篇就指出,許多大事件在人的一生當中只會發生一次,所以這些大事件再度發生時對許多人來說是非常意外的。也許美國正在衰落,但中國只是表面風光;又或者大過濾器,就在我們眼前。
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
作者:瑞‧達利歐 Ray Dalio
譯者:陳儀, 鍾玉玨, 顧淑馨, 陳世杰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2/04/28
語言:繁體中文
一、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橋水基金創辦人達利歐一生都在預測趨勢,而他發現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重大事件,雖然在人的一生之中可能僅發生一次,但在歷史上卻屢見不鮮。於是他動員了整個橋水公司,分析過去五百年來的世界局勢變化,建立了一個達利歐的世界運作模型。這本書不是世界史,而是一本「世界運行機制手冊」;用中文語境常見的說法,達利歐總結歷史教訓,找到了「客觀歷史規律」。根據模型與數據分析產生的國家發展弧線,達利歐認為美國正在衰落,中國急速崛起,未來十年有
35%
的機會發生大規模戰爭,地點很可能是台灣海峽,其結果可能是美國強權殞落,中國成為新的時代霸主。
二、這本書的脈絡結構是什麼?
本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運作的模型,提出總體進化趨勢與三大週期:人類文明總體持續上升,但個別國家與地區有其經濟活動大週期、內部治亂大週期和外部治亂大週期。最重要的概念是「儲備貨幣」陷阱:當一個國家成為強權,其貨幣會被世界其他地方樂於接受,成為世界貿易中的儲備貨幣;成為儲備貨幣國家,會擁有巨大的購買力與地緣政治權力。然而,擁有儲備貨幣的國家也遲早會舉措自身無法負荷的債務;為了償還這些債務,該國必須創造大量貨幣與信貸,導致貨幣貶值,最終失去其儲備貨幣國家的地位,也就失去了作為強權的地位。
上述三大週期和儲備貨幣地位的概念是本書的理論基礎,第二部分是人類近五百年的世界發展史,主軸是荷蘭、不列顛、美國與中國的國家發展弧線。達利歐指出,荷蘭、不列顛都曾經因為國力蒸蒸日上,擁有儲備貨幣國的地位,也是當時的世界主要強權;但這些國家達到巔峰之後,因為國民所得提高,國家競爭力下跌,儲備貨幣地位導致他們過度舉債,最後不得不大量發行貨幣引發貶值,最終失去強權地位。而目前的儲備貨幣國家美國,在這個熟悉的發展弧線上已經來到
70%
的位置:美國債務創下新高,向人民與公司提供大量資金,國內族群的財富、價值觀與政治鴻溝越來越大,美國內部兩極化的程度導致陷入政治僵局或是引起革命/內戰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反觀中國,毛澤東時期的中國致力於鞏固政治架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國力急速上升,發展弧線已經將要與美國交叉,形式非常類似當年不列顛取代荷蘭、美國取代不列顛的態勢。而美中之間已經在貿易、科技、地緣政治、資本、文化等方面發生衝突,在軍事領域也有台灣海峽這樣的地方可能爆發戰爭。
根據這五百年的強權國家交替,達利歐在第三部分描述了根據其模型所看見的未來,指出五個最具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創新、債務/貨幣/資本市場週期、內部治亂週期、外部治亂週期和天災;根據這五個質化指標,達利歐認為人類的創造力會帶來很大的進步,但三大週期和天災肯定會造成問題,因此是人類創造力與這些挑戰之間的對抗。而對於各國來說,這些因素也影響了不同國家會如何崛起和衰落。接著達利歐列出重要國家的所有十八個指標分數,評估這些國家的發展狀況,可以看出美國依然強大但正在衰落,中國緊跟在後而且還在上升,第三名的歐洲與美國、中國有不小的落差,德國日本英國等個別國家則很難跟上。然後,達利歐闡述了他對未來十年近況的預期,認為本書寫作之後
5±3 年是下一個風險爆發點。
最後,達利歐提出他處理未知的方法:了解所有可能性、考慮最壞情況後,想辦法消除無法忍受的情況;分散風險;先苦後甘;集思廣益,多和聰明人在一起,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壓力測試。
三、這本書的價值是什麼?
人類總是想要預測未來,而最科學的方式似乎就是從歷史中尋找規律。哈拉瑞 Yuval
Noah Harari 在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中指出歷史是一個二階渾沌系統(a ‘level two’ chaotic
system),預測會改變系統的反應,所以無法準確預測。瑞.達利歐顯然不這麼認為,這本「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就是一本企圖利用歷史數據,找出世界趨勢的發展規律,預測下一個大事件的著作。你甚至可以說瑞.達利歐想要成為哈里.謝頓
Hari Seldon,這本書就是他的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
對台灣和中國讀者來說,最在乎的可能是關於美國與中國因為台灣引發戰爭的部分。由於我們身處風暴中心,又自認比達利歐更了解中國,因此在中國發展弧線這部分,一定會有許多與達利歐不同的見解。這可能會使得某些人覺得這本書過於看好中國,對其中國將會取代美國成為新強權的預測嗤之以鼻。
但達利歐是一個依靠預測趨勢維生的人,而他做了這件事情五十年之久;盲目吹捧一家公司或一個國家,都無助於他的預測生意。對他來說,世界史就是經濟史,貨幣、債券與資本的流動,是世界大事發展的根本軌道。他的當務之急,就是理解現在的世界局勢,究竟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還是某一種週期的再現(答案是後者)?美國現在的發展,是興起還是衰落(也是後者)?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區域大國,還是足以取代美國的新興強權(還是後者)?這些答案對達利歐的客戶來說至關重要;美國一旦失去儲備貨幣國的地位,便會喪失過去一直享有的巨大購買力和地緣政治權力,而這樣的大事件荷蘭和不列顛都經歷過了,美國正在同樣的下坡路上毫無剎車之意,因為美國內部巨大的階級和政治鴻溝,還有民主制度下政客的短視近利,都在把美國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而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卻蒸蒸日上,蓄勢待發,只等美國暴露其致命弱點。
你當然可以有許多反駁的方式。第一個方法是批評達利歐的研究方法;達利歐在書中相當詳細地解釋了評估國力發展的指標,也有豐富的線上資源庫提供更詳盡的研究數據。也許達利歐、整個橋水基金、還有無數跟達利歐對談過的頂尖人士都搞錯了,世界的運作模型不是這樣的,荷蘭與不列顛帝國的殞落有其他原因,那些歷史事件跟當代世界沒有可比較性。
第二個方法是相信美國這種資深民主政治國家能夠自我修正,美國的菁英能夠扭轉美國現在下降的趨勢,美國的財富價值觀與政治鴻溝能夠逐漸弭和,美國人民會再度團結在一起,能夠放棄高工資愛享受的競爭劣勢,或是找到其他提升生產力的方式,重新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大國。
第三個方法是質疑達利歐書中的中國發展弧線,這可以分為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考慮達利歐繪製中國發展弧線所根據的資料有沒有錯誤,中國是否披露了真實的經濟數據?第二個面向是考慮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期間的影響,也許他的性格與能力侷限中斷了中國的國力發展弧線。那麼習近平下台之後,中國是否就會回到原本的發展趨勢?第三個面向是質疑一黨專政體制和國家資本主義對民眾創造力和科技發展的限制,對達利歐來說人類的創造力是文明發展最強大的力量,那麼中國制度與生活會不會使得中國的民眾創造力無法轉化為國家競爭力?
對中國來,這本書是典型的「中國威脅論」,是美國的諸多陰謀之一。對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讀者而言,達利歐這本書指出了美國當代的問題:競爭力下滑、族群鴻溝擴大、債務水準過高,貨幣大量發行導致貶值,這都使得美國的儲備貨幣地位岌岌可危,對投資者來說是重要的警訊。對台灣來說,這本書指出中國不會放棄併吞台灣,中國的各方面威脅能力也持續升高,而美國並不是不可動搖的屏障。而對愛好歷史、愛好預測的讀者來說,瑞.達利歐提出了一個以經濟活動為基礎的世界歷史運作模型,提出了大國崛起與衰落的徵兆,能夠增進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達利歐在開篇就指出,許多大事件在人的一生當中只會發生一次,所以這些大事件再度發生時對許多人來說是非常意外的。也許美國正在衰落,但中國只是表面風光;又或者大過濾器,就在我們眼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