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小時候學過畫畫,為期三個月。老師跟書媽說,我連根香蕉都畫不出來,沒有學畫畫的天分。
「天分說」假定了一個玻璃天花板,有些人被天花板死死地壓在底下。沒有天分所以不該學畫畫,沒有天分所以不該學音樂,沒有天分所以不該學英語。會不會有人說,孩子,你沒有說母語的天分,別學了?為什麼每個一般條件的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第一語言,等到學第二語言或其他技能的時候,就開始討論起天分了呢?如果一般條件的英國美國澳洲人,都可以學會英語,為什麼一般條件的台灣人,學習英語需要天分呢?
2018-08-05
【講義】敘述、故事與小說 How to tell a story 02-1_2010-01-16 期中考後第二次華文課:筆記小說兩則
*本講義為筆者任教於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時之自編補充教材。
除了《世說新語》之外,魏晉南北朝還有一些當時人看起來不是很正經的書,在我們現在看起來,其實就是所謂的【筆記小說】。筆記小說的內容通常是紀錄【奇聞軼事】,作者用優美的文字記錄聽來的奇特故事;不管內容可不可信,通常都不是作者有意創造的。課本選了兩則典型的筆記小說,請看第六課【古小說二則】p.31。
這兩則故事,發生的地點不同,但都是講原本的陸地陷落為湖的故事。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滄海桑田】,是說現在可以種植作物、建造房屋的地方,在以前卻是一片汪洋大海,比喻事物變化快速而巨大。其實由於河川淤積,沿海地區原本就會逐漸變成陸地;可是這兩則故事,講的是城市突然淪陷成湖泊,感覺非常驚心動魄。我們來看第一則【古巢淪為湖】。
除了《世說新語》之外,魏晉南北朝還有一些當時人看起來不是很正經的書,在我們現在看起來,其實就是所謂的【筆記小說】。筆記小說的內容通常是紀錄【奇聞軼事】,作者用優美的文字記錄聽來的奇特故事;不管內容可不可信,通常都不是作者有意創造的。課本選了兩則典型的筆記小說,請看第六課【古小說二則】p.31。
這兩則故事,發生的地點不同,但都是講原本的陸地陷落為湖的故事。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滄海桑田】,是說現在可以種植作物、建造房屋的地方,在以前卻是一片汪洋大海,比喻事物變化快速而巨大。其實由於河川淤積,沿海地區原本就會逐漸變成陸地;可是這兩則故事,講的是城市突然淪陷成湖泊,感覺非常驚心動魄。我們來看第一則【古巢淪為湖】。
訂閱:
文章 (Atom)
自己的英語自己救 Save your English NOW!
我研究的領域是科技輔助語言學習,不只是華語,各種語言都可以;所以正在自己救自己的英語。 我的求學時代國中才開始有英語課,而我幾乎是一開始就放棄了學習英語。雖然我喜歡看書,但沒有人提醒我英語的閱讀資源是最豐富的。等我到了碩士班,因為修課需要直接閱讀原文期刊,才開始過著艱辛的英語學習...
-
甲骨文與鐘鼎文當中還沒有灑。小篆的灑,从水麗聲,本意是將水揮散成珠;麗的本義是群鹿同行,有連續之意味,灑水則水珠同時連續散出。 將水揮散成珠的目的是清潔,也就是用水掩洗地面的塵土。原本用來修飾動詞,後來獨立成一個動作。 禮記內則:「灑埽室堂及庭。」 ...
-
震動、振動,到底該怎麼動?震振古今同音,古書中兩者互相通假,屢見不鮮。對現代人而言,最難確定的就是「震動」和「振動」了。
-
是「哀戚」還是「哀淒」?查哀戚一詞,出自史記。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其執喪,哀戚甚悼。 至於另一個寫法則不見典籍。然而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一句「以前沒人用過」是不能滿足各位的求知慾的。讓我們看看戚與淒的傳統用法,看看為何「哀戚」比較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