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5

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華文教學管見

  1999年第一屆僑民教育學術研討會上,何福田教授的《多元文化與教育的融合──泰北清萊區難民村華文學校教育問題》一文,指出泰北地區應盡快籌設更具規模的華文綜合高中。2002年,在陳茂修將軍的號召下,成立了「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落址於泰國清萊省美塞縣滿堂村。

  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間,我參加國合會海外志工派遣計畫,於建華高中擔任華文教師;兩年間接觸學生近四百人。學生都是雲南子弟,雖然生長在泰北異域,體內卻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他們或是應家中長輩的要求,或是理解到中國經濟崛起帶來的商機,因此在白天泰文學校繁重的課業之後,來到建華高中繼續學習以華文教授的各項科目,直到晚上九點半才打道回府。

  建華高中的學生雖然都具有泰北或緬甸華文初中的學歷,但是真正的華語文程度參差不齊。學生和台灣老師日常交談時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若要他們解釋課文的意思、寫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寫個請假理由,各種華語文偏誤就一一浮現。而且他們私下閒聊是用雲南話或是泰語,幾乎不用國語。緬甸學生的華文能力普遍較高,學習意願也較為強烈;他們時常說自己的程度是被打出來的,而且他們不想回到緬甸的生活環境,所以自然比較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華語文程度的落差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華文程度較差的學生不容易理解老師的意思,自然難以專心學習,甚至根本放棄;而為了適應大多數學生程度,只傳授教材的基本內容,又讓程度最好的一小撮學生感到無聊。一旦舉行根據授課內容所設計的華文測驗,則高下立現;有些學生連課本內的生字生詞讀音都無法掌握,有些學生則只會被文言文翻譯難住;但即使是獲得教育部華語文能力測驗 (TOCFL,原TOP) 七級證書的學生,也少有能掌握課本全部要點者。

  為了課堂反應的問題,我曾經請教過其他科目的老師;有位物理老師的經驗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教大家都能夠理解的內容,全班最優秀的那位同學就會無聊到玩手機解悶;但如果教那位優秀同學興致盎然的教材,那就是全班其他人都在玩手機解悶了。每個科目的老師都提到課堂反應差異很大的問題,普遍的看法是華語文能力高下不同,使得不同學生的吸收能力迥然不同;如果學生不能理解課堂中的華文詞彙,又怎能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專業知識呢?

  由此看來,華文科教學的成果實是建華高中教學成敗的關鍵之一。這些學生比起泰國當地的華語學習者,已經有不錯的基礎,但在高級華語的學習上依然有許多瓶頸;該如何提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大家都能有效的提升華語文程度?泰北學生對華語的恐懼猶如台灣學生對英文的恐懼;是學校教材的問題嗎?教師教法的問題嗎?還是教育制度的問題呢?

  目前華語文教學界對於教材、教學方法的研究,集中於初級、兒少華語,而且大多針對歐美語系的華語學習者;對於東南亞華僑後代的高級華語文學習狀況,似乎是一片草萊未闢。泰北地區現有三所華文高中,其中兩所尚有台灣國合會、僑委會的志工教師任教。然而中國大陸當局對於泰國地區的華文教育推廣不遺餘力:孔子學院不斷舉辦漢字文化節與各種漢語藝文比賽;每年有許多中國學生申請進入泰國大學就讀,許多中國漢語教師應聘加入泰國的華文教學系統。如果不對這個地區的華語教學付出關心注意,在「左岸」「漢辦」排山倒海的攻勢之下,終有一天,泰國北部地區對台灣來說,又將成為華語教學的「異域」。

自己的英語自己救 Save your English NOW!

我研究的領域是科技輔助語言學習,不只是華語,各種語言都可以;所以正在自己救自己的英語。 我的求學時代國中才開始有英語課,而我幾乎是一開始就放棄了學習英語。雖然我喜歡看書,但沒有人提醒我英語的閱讀資源是最豐富的。等我到了碩士班,因為修課需要直接閱讀原文期刊,才開始過著艱辛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