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

柔者無敵:道家老子思想大要

家妹的哲學與人生報告,古書提供之題材。

【主旨】
女王諭旨:我想報告「守柔」這個道家獨有的特點。(為何必須守柔?守柔之利益?)

【大綱】
一、常、道、反
1.世界有其常態。
2.造成常態的規律為「道」。
3.道本身無以名狀,但他的運行模式可以被瞭解,即是「反」(返,循環)

二、無為,無不為
1.因為「反」,任何事物都會發展、顛峰、衰落、復甦。(盛極必衰,否極泰來,物極必反)
2.想要發展是一種執著,執著是一種拘束與限制,失去了其他可能性。
3.不執著,反而能夠擁有一切。(無為則無不為。前一個為是行動義,後一個為是性質義。)

三、守柔、不爭,小國寡民
1.根據無為的原則,落實在生活與政治上。
2.具體行動:守柔,不爭。(欲強則爭,爭則樹敵,有敵則耗,耗則不復強。柔則不爭不耗,故柔者無敵)
3.政治效果:小國寡民。(國不爭則民安樂。)

【參考】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第一冊第252頁

  總之,老子之學起於觀變思常。萬象無常,常者唯道。於是「道」為老子思想之中心。而「道」為形上之實體:是實有義。以心觀道,心遂離物。心依於道,乃成其德,故「德」為自覺之理境,是實踐義。主客對分,超驗與經驗之界別乍顯,此老子論「道德」之主旨。而萬象各有自性,以其自性為「德」,與所共之「道」對舉,則「道德」之另一義。

  顧「道」之為言,泛指規律;事象皆循此規律,故有物依於道之義。然則,此規律為何!老子以「反」解之:「反」有「相反相成」及「正反互轉」二義。五干言中釋此二義者乃近千言。學者察其所指,而不自累於其跡,則庶幾近之。

  合而言之,萬象皆依一道;分而言之,道之表現乃隨事物之特殊性而異。故物各歸根,乃顯自性;而此自性即老子所謂「自然」。自性亦即「德」。

  萬物如此,形軀之我亦然;蓋形軀之我本萬物之一也。於是心由觀道而離形軀,所謂「無身」,其義在此。

  離物之心,乃為真我。老子所取者為情意我;五千言中遂力破德性我,認知我及形軀我。蓋以為德性,認知及形軀悉為「執」也。於是而有「無為」之義。

  心既觀道破執,遂駐於無為。無為是心靈所顯之自性,亦為實踐之理境,故「無為」乃心之德,駐「無為」中之自覺心,即生命情意之我。故老子有貴生之義,攝生之說。而一生一又為形軀存在之自性。「形軀我」既破,形軀歸為萬象之一;萬象各顯其自性,形軀亦然。故老子之論「生」乃有兩層意義。一以指情意我之純化境界,一以指形軀歸於萬象之一時之安頓。五干言說理欠嚴,此等涵義在原文中皆多牽亂處,賴學者觀理而釋文耳。

  「無為」觀念展開乃成守柔不爭與小國寡民之說;導出之文化否定論。前已述之。

沒有留言:

自己的英語自己救 Save your English NOW!

我研究的領域是科技輔助語言學習,不只是華語,各種語言都可以;所以正在自己救自己的英語。 我的求學時代國中才開始有英語課,而我幾乎是一開始就放棄了學習英語。雖然我喜歡看書,但沒有人提醒我英語的閱讀資源是最豐富的。等我到了碩士班,因為修課需要直接閱讀原文期刊,才開始過著艱辛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