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講義】敘述、故事與小說 How to tell a story 03-2_2010-01-18 期中考後第三次華文課:桃花源的故事、東晉的建立、定伯賣鬼

*本講義為筆者任教於泰國泰北建華綜合高級中學時之自編補充教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第一個層次是讀者可以在故事裡看到什麼,第二個層次是寫故事的人想要表達什麼。我們也讀了兩篇魏晉南北朝的【筆記小說】,「古巢淪為湖」和「和州歷陽淪為湖」。這兩篇是奇聞軼事,作者只是把聽來的故事記錄下來。但在同一時代,已經有作者有意識的創造故事,寄託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那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從一個漁夫不務正業的冒險開始的【晉太元中武陵人 捕魚為業】。這位不知名的漁夫,不知打了多久的魚;有一天,他沿著每天都光顧的溪流,往上游划啊划的【緣溪行】,被兩岸的風景吸引,不知道自己到底走了多遠【忘路之遠近】。忽然發現自己來到一座前所未見的桃花林【忽逢桃花林】,兩岸都是茂盛的桃樹,地上遍佈青翠芳香的青草,和桃樹上落下的花瓣【夾岸數百步 中無雜樹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美極了!漁夫非常的驚訝【漁人甚異之】,便繼續往前走,想要看看林子另外一邊有什麼【復前行 欲窮其林】。林子的盡頭也是水的源頭,在一座山的山腳下【林盡水源 便得一山】;漁夫發現了一個小山洞,裡面好像透著光【山有小口 彷彿若有光】,便停了船,鑽進那小山洞裡【便捨船 從口入】。

小山洞對一個大人而言其實很狹窄,剛剛好可以通過而已【初極狹 才通人】。漁夫繼續往前走,忽然間開闊起來【復行數十步 豁然開朗】。他看到了什麼?一大片平坦的土地,一間間整齊的房屋【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田地好,池塘清澈,還有桑樹、竹子等等【有良田 美池 桑竹之屬】。田間小路四通八達,還可以聽到雞鳴與狗吠的聲音【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然後他注意到在這美好環境中生活、工作的人們,穿著打扮和外面的人一樣;他也看到老人和小孩,每個人都非常舒適愉快的樣子【其中往來種作 男女衣著 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然後漁夫被發現了;這裡的人大吃一驚【見漁人 乃大驚】,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聚攏過來,七嘴八舌的詢問,漁夫一一回答他們的問題【問從所來 具答之】。遠來是客,於是有人便邀請漁夫到家裡作客【便要還家 設酒殺雞作食】;村裡頭的人接到消息,通通跑來關心【村中聞有此人 咸來問訊】。漁夫告訴這些人自己是誰,當然也想知道這些人是什麼來歷,才知道這些人的祖先躲避秦代的戰亂,躲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自云 先世避秦時亂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因為隔絕得太好了,竟然不知道秦代早已消失,四百年的漢代也已經過去,更不可能知道什麼魏朝晉朝了【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漁夫把它所知道的,這幾百年來的變化告訴他們,大家都又驚訝又嘆息【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歎惋】。

幾百年沒有外人來訪,這漁夫很快變成活動的觀光景點,大家爭相邀請他到家裡作客講故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幾天之後,漁夫告辭回去【停數日 辭去】,這裡的人挽留不住,便對他說:「這裡的事情,沒什麼好談的,出去就別說了吧。」【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漁夫再度穿越小山洞,找到自己的船【既出 得其船】,便沿著來時的路線,到處作了記號【便扶向路 處處誌之】。他到了太守那邊,報告自己發現了這樣一處好地方【及郡下 詣太守 說如此】。太守便立刻派人跟他一起去尋找【太守即遣人隨其往】,漁夫原本信心滿滿,沿著做好的標記走【尋向所誌】,卻再也找不到往桃花源的路了【遂迷不復得路】。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南陽劉子驥 高尚士也 聞之 欣然規往 未果  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還有一首詩呢。

故事和敘述的差異,在於呈現了事件的因果關係。小說和故事的差異,在於作者有意識的安排人物與事件,用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陶淵明並沒有在文章一開頭寫「這是有意識的創作」,那麼怎麼知道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意有所指】呢?我們必須了解當時的歷史。故事一開始,寫著晉太元中。太元是東晉孝武帝的年號。既然有【東晉】,那當然有【西晉】了。晉朝是怎麼來的呢?


東漢末年,原本外戚與宦官輪流把持朝政的局面,演變成【軍閥割據】,最後天下被三個最有實力的軍閥瓜分,也就是【曹操】的【魏】,【孫權】的【吳】和【劉備】的【蜀漢】。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強迫漢朝皇帝把天下【禪讓】給他,漢朝便亡了。然而曹魏的實權很快就被【司馬懿】為首的司馬氏家族把持,最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依樣畫葫蘆】,強迫魏朝皇帝把天下禪讓給他,曹魏也滅亡了。司馬炎把國號改成晉,揮軍南下消滅吳國,統一了天下。

軍閥割據的情勢結束了,可是還有更【根深柢固】的勢力,那就是所謂的【世家大族】。世家,就是世世代代都是著名家族;這些豪門望族,從東漢以來便藉由互相提拔推薦,保持自己人的政治地位;有句話說【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世家大族在政府裡和地方上都有崇高的威望與影響力,根本看不起用武力取得政權的皇帝家族。當年曹操下令,各地薦舉人才時不要考慮門第出身,便是因為不想看那些望族的臉色。司馬氏自己就是河北的大族,當然擔心其他世族聯合起來搗蛋;所以司馬炎分封自己的親人,也就是所謂的【宗室】,到各地去當王。

分封宗室,早在【西周】的時候就有了。周武王滅了商,分封兄弟到各地,這些周王的兄弟或堂兄弟就成了【諸侯】,這些諸侯後來實力比中央還強,【春秋】時代就是這些諸侯打打停停的故事。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朝的時候,也分封姓劉的子弟到各地當王,結果等到劉邦的孫子當皇帝的時候,皇帝的親戚們就起來打算自己當皇帝了,稱為【七國之亂】。

現在,司馬炎也分封了宗室,而他的兒子【晉惠帝】是個大笨蛋,怎麼個笨法呢?有一次大臣告訴他,百姓都沒有飯吃,好多人餓死,他回答:「為什麼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如果班上的胡同學說沒有錢買麵包,我卻問他為什麼不去吃蛋糕,你們也會覺得我是大笨蛋。皇帝是笨蛋,各地方的王當然不服氣,這一次有八個姓司馬的王起來叛亂,稱為【八王之亂】。

如果只是中國人自己亂就罷了,偏偏有許多外國人【蠢蠢欲動】。早在東漢的時候,就有許多北方的外國人被中國的世家大族收做奴婢或是私人軍隊,就像現在所謂的外籍勞工或女傭。八王之亂一亂就是十六年,這些外國人發現【有機可乘】,便聯絡北方老家的親戚朋友來瓜分中國這塊大餅。

內亂把晉國搞得國力空虛,像蛋殼似的,被外族一壓就碎。外族攻入首都【洛陽】,皇帝投降了,人在【建康】,也就是現在中國南京的【司馬睿】被推舉為新的皇帝。在洛陽的晉叫做西晉,在建康的晉便被稱為東晉。【東晉】和三國時的【吳】,後來的【宋、齊、梁、陳】都定都建康,合稱【六朝】。

六朝有所謂的志怪小說,就是現在所謂的鬼故事。有個鬼故事特別要推薦給商業班的諸君。有個叫宋定伯的人,晚上趕路。【夜路走多了 總會碰到鬼】,他在路上看到一個人,問對方是誰,對方回答:我是鬼。定伯心裡一驚;鬼也問他是誰,定伯便說自己也是鬼。鬼說:我要去清邁,你呢?定伯也要去清邁,鬼就提議結伴同行。定伯心下老大不願意,但也只好聽從鬼的建議。走沒多久,鬼奇怪地問定伯:你真的是鬼嗎?為什麼你走路這麼大聲呢?定伯說:我才剛死啊,新死的鬼還不太會走路嘛。鬼就教他走路的方法。走著走著遇到一條河,鬼說輪流背對方過河吧;定伯先背鬼,嘩啦啦地涉水過河,鬼說:你過水怎麼會有聲音呢?定伯說:不好意思,這是我死掉後第一次渡河,新手渡河請多包涵。鬼就教他渡水的方法。過了河,兩人繼續趕路,定伯問鬼:我們鬼最怕什麼呢?鬼說,我們鬼啊,最怕被人吐口水了。到了清邁,已經清晨了,路上已有其他行人,鬼正要加快腳步,定伯從後面叫住鬼,鬼一回頭,定伯就猛吐口水,鬼還沒反應過來,就變成一隻大肥羊;定伯綁了羊到市場上,賣得一千五百塊錢。

各位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什麼?古代人讀這個故事,都讚美宋定伯冷靜大膽又機智。然而,有沒有人想過鬼的感受呢?宋定伯問他是誰,直接說自己是鬼,這是誠實;鬼問定伯為什麼走路和渡水有聲音,定伯的說法他都接受,這是親切;定伯和他素昧平生,問他鬼最怕什麼,照實回答,這是傾囊相授。這麼誠實、親切又肯傾囊相授的前輩,下場卻是被假冒的新手出賣了!這就告訴我們,如果你是新手,要多向前輩學習;如果你是前輩,要不斷充實新東西,否則遲早會被淘汰。

沒有留言:

自己的英語自己救 Save your English NOW!

我研究的領域是科技輔助語言學習,不只是華語,各種語言都可以;所以正在自己救自己的英語。 我的求學時代國中才開始有英語課,而我幾乎是一開始就放棄了學習英語。雖然我喜歡看書,但沒有人提醒我英語的閱讀資源是最豐富的。等我到了碩士班,因為修課需要直接閱讀原文期刊,才開始過著艱辛的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