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週兩字是個典型的"孳乳"關係。所謂的"孳乳"聽起來很玄,其實就是現在所謂的「衍生」。原本是周,多加了個辵部(走馬旁)強化循環、圍繞的意味,就"孳乳"出週來。
孳乳字之間的意義可以分為分化、交集與包含三型:來與麥的用法已經分化,不再能互相替代;舍和捨在"鍥而不舍/捨"這類成語上可以互換,現代用法則分開使用;周和週屬於包含型,兩者關係比較複雜,因為雙方來源其實並不相同。
周的本義是緊密。《說文》:「周,密也。」緊密的東西十分鞏固,所以也可以當成動詞,鞏固事物。
〈左傳、哀12〉:「盟所以周信也。」
鞏固又帶出保守秘密的意義。
〈管子、勢〉:「善周者明不能見也。」
然而周這個字在古書中的用法其實絕不僅止於"密"而已,另外還有普及、環繞、循環的意義。
週最早見於南朝時代的字書《玉篇》,意思是迴。週的本字是個"被ㄅ包著的舟",《說文》:「帀遍也。」,意思就是普及。宋代的《集韻》收了週的本字(ㄅ舟),除了引《說文》外,還說:「通作周,俗作週,非是。」可見看不起民俗用字是歷代官修字書的傳統。
清代的段玉裁在他的《說文》注當中特別分析周與週(本字)的差異,大意是周指的是事物本身的縝密,而週則指稱外圍、往復之意。然而這可以稱為一種字學家的理想,實際運用上以周代週並無不可;反之則未必能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